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诗歌 > 正文 站内搜索:
《心经》梳解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7日 11:22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3189次

 

《心经》梳解

 

/无言居士

 

一、《心经》简介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本处所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则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 可谓言简而义丰, 词寡而旨深。 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

二、《心经》内文(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译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
1]《心经》一卷,简短的260个字,却文约义深,说尽了《大品般若》六百卷的义理。它是诸部般若的核心,是摄取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宝。
佛教化众生,随机引导,由凡夫至佛界,修行的法门因人而异。若众生有迷于色法远甚于心法的,佛为之说五蕴合色而开心法门;若有迷于心法而远甚于色法的,则说六入十二处合心而开法门;若有众生迷于色法与心法二者不能自拔的,则为之说十八界的虚妄义;若众生有不迷于色法及心法的,又为之宣说一切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假,因假而得中道的含义。
以此三智观待诸法,可以了然,声闻四谛法、菩萨六度法、大乘菩萨的究竟解脱、佛的菩提大觉,都是真空所摄。一切法空,一切圣解脱法空。因为一切法原本不生不灭,也就不需要解脱,无需转染成净。世间与涅槃、生死与烦恼、佛与众生,平等一如,了无差别。得此三智,了直空妙有,得中道之旨,这也就是摩诃般若。至此,也就显出了众生本有心性和灵光,其所照显,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正是观世音菩萨修行甚深般若的亲证境界,也就是全部般若经类的义趣所在。
一部《心经》可再浓缩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几句可再浓缩成观自在菩萨五个字;再浓缩就只是两个字:照见。六百卷大般若经全入照见两字,照见即是佛、觉。多字入一字,是一即多相。开展为六百卷大经,正是破微尘出大千经卷,大千经卷中每一字又含无量经卷,是重重无尽。所以般若功德不可说、不可说。普愿有情般若为导,净土为归,南无阿弥陀佛。先师又说:这句佛号即是真般若,这是最秘的核心。回向:圣菩提心极珍贵,诸未生者令生起,令已发起不衰退,辗转增上恒滋长。
《心经》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践意义。《心经》是一本文字简要而内容丰富的佛教经典,也是理事圆融、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妙文,历来注释很多,各出手眼,发挥妙义。有以唯识理论解释的;有以华严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观融会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论的,但总之,都不离一实相印。
《心经》全经可分为七部分:一,总纲分;二,色空分;三,本体分;四,妙用分;五,果德分;六,证知分;七,秘密分。其一总纲分,总的摄持心经主要含义,即修甚深观照法门,照见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证无上菩提。其二色空分,说明五蕴诸法,与真如空性,无二无别。其三本体分,说明本来之体性,实无生灭、垢净、增减等相,无相之相,正是本来面目。其四妙用分,由体起用,空一切相。其五果德分,分证果,明体、起用、空相,而证解脱之果德。其六证知分,说明由证果而明白了知。其七秘密分,是以密咒表达不可思议的境界。
[
2]“般若,为梵语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也称无分别智,但这智慧非一般所说的聪明智慧,而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是能照见真空实相的清净智慧,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是能通达世间及出世间的一切诸法的大智慧。有色能见,无色也能见;有声能闻,无声也能闻。它能产生一切善法。至于凡夫的智慧,则由外物所引生,必须先有色和有声,才会有能见和能闻。若无色无声,即不能见不能闻,所以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凡夫的智慧在佛家看来,也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灯,能照亮一切,能实现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有隔的分别慧
波罗蜜多,梵文为Paramita波罗意为彼岸;意为到;意为上,或解释为,意即解脱生死烦恼之大定。波罗蜜多意为度到彼岸,即意在说明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是假名,也无所谓彼、此:以迷妄颠倒假名此岸;灵明觉照,假名彼岸。所谓彼岸是对于此岸而言的。生死便喻此岸,它指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造业,因而不得不轮回于生生死死的苦恼链条当中,永住于苦海中。只有修行才能摆脱轮回,永超生死地。智慧观照,息妄显真,到达解脱彼岸之上。
心经,意为核心、纲要、精华,言下之意是,此经集合了六百卷般若大经的精要而成。亦是指常住真心,又因般若为诸佛之母,此经又是大般若经的心要、精华,故称有恒常的意思,诸佛言教,莫能改动,故曰;又有字之意,是修行成佛必经的路径、道途。梵语修多罗译为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
天台宗解释经典时,先讲五重玄义,即: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般若波罗密多是法,故此经是阐法立名,另如《佛说阿弥陀经》是以人立名;《妙法莲华经》是法喻立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以实相为体,以观照为宗(宗即修行纲要),以度苦为用,以熟读为教相,在五时八教中,属第四般若时。佛说般若历时最长,计二十二年,带通教、别教二权理,正说圆教实理。
 [
3]所谓三藏,即指经藏、律藏、论藏。经与律记录了释迦牟尼所说的大法:为佛教真理的显示;为佛教的禁则及规矩;是佛和弟子们讲论其教义的记录。三藏的内容包含了戒、定、慧三学。三藏法师意谓其通晓三藏教法,自己修法而得利益,又令人修行而得实在受用,所以堪为人师。
三藏法师玄奘,为唐代僧人,俗姓陈祎,河南洛阳偃师人,幼年家贫,十三岁出家,十五岁已因聪慧而闻名,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此前已经博通经论。唐太宗贞观三年(629),长安因发生饥荒,朝廷许百姓出城就食,他就趁机潜往西域。传说到罽宾国时道路更为险恶, 虎豹横行,他只得在一洞内打坐,天快亮时,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被脓血,盘脚静坐。 玄奘上前施礼求问,老僧即授之以此《心经》一卷,说一旦朗诵则山川平易,虎豹不能为害,鬼魅不能作祟。于是,玄奘继续往西前行,最终到达中印度的摩揭陀国王舍城,在当时东方最负胜名的那烂陀寺广学佛教经论,成为了中外称誉的大乘天。玄奘回国时,带回了大小乘经律论共500多帙、600余部,其中便有这部《心经》。他晚年主要住持长安宏福寺,主要从事译经。65岁时寂化,葬于白鹿原。
[
4] “观自在菩萨又称作观世音菩萨,梵文则为Avalokiteshvara。从菩萨大悲济世,寻声救苦来说,名观世音;从菩萨智慧广大,观照无碍来说,名观自在。从悲德与智德立此二名。菩萨本地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为利济众生,现菩萨身。观自在的字很重要,修心关键在一字。此并非眼观,而是回光返照,观我非空非有、寂寂无念、了了常知的本来觉性,这是修心的总诀。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须臾之间,摄念观心,薰成无上大菩提种。又: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观自在菩萨作观照、审视、审察之解,并非指用眼作观察,而是以心去审视、谛听、内省,以心来调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取其妙用。自在,即本在、存在。观自在便是常寂常照,了了见性,自在无碍的意思。菩萨具体称菩提萨埵,是bodhisattva的音译。菩提译为觉悟;萨埵译为有情、一切众生。菩提萨埵合意为觉有情、道众生,汉译又作开士大士觉士等;有自觉、觉他,导引众生开悟的意义。据大乘佛教,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菩萨有两种身:一为生死肉身;一为法性生身。三贤位之菩萨,若未证法性,仍有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身者为前者;证得无生法忍性,舍离三界生死肉身,得不生不死位。菩萨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觉觉他为行愿,功行圆满,便成为福慧具足的佛陀。菩萨又称为菩萨摩诃萨,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
观自在菩萨,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慧天悯人,以大觉有情为己任,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 观心法门在初下手时,必先放下一切妄想杂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观看自己当下的心念,这时定觉妄念忽生忽灭,奔驰不停,要既不随逐流浪,也不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无可遣除的。微波喜摇人,少立待其定,顺其自然,久观纯熟,妄想分别便能逐步歇落,达于空寂。这是慧以资定,《楞严经》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时,要继续前进,时时处处从寂定的性体上,起观照妙用,这是定以资慧,久久便能达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所以《华严经》说: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
[
5]“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作功行、修行、实践之意;对浅而言,意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已达到甚深境界。凡夫无明障覆,般若不开;二乘人只证我空,知五蕴假合,并无实我,但不明法空,不明五蕴诸法,也是缘生性空,并无实法,所以见理不彻;至于初发心下位菩萨,观力微薄,都是浅小智慧,不能叫深般若。惟有像观自在菩萨这样八地以上的大菩萨,始能以甚深智慧觉照,而证入定慧圆明,自在无碍的境界。正是寂照同时,体用不二的时候。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就是得到妙观察智和无想慧的时候。
功夫是一步一步由浅而深地达到的,先是初发心,行观照审察,这就要求自心常在,要扫除妄念,专住佛境。眼只见佛色,耳只闻佛声,身只对佛境,这样,才能发见真心,但这也只是浅近功夫; 进一步,则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后,又能在无意中作意念守持,不为外界所牵动。知道所谓心想,无非是妄想攀缘影子。无论是能知所知,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从本性来说,它们既是空是假,又非空非假;是有是无,又非有非无。若能觉悟到此,可以说已经达到空境了,但犹未达到空心。再进一步,扫除妄情,观照现前的身心世界,一眼看透,一切意念也无非自心所现、浮光掠影,全如镜中像、水中月。一切声响如风之过树,一切境界如云在空中,都是幻化不实的。不仅外面的世界如此,内心的妄情妄想,又何尝不如此呢?一切爱恨种子、习气烦恼,也都是幻化不实的。于是,起先要用意念来克服的心,现在就是不用心意守护也达到了空。一旦境也空,心也空,心境两忘,便升入了一个新的阶次,无我无他,无我执,无法执。更进一步,连此境界也可以抛弃,便可以达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经扬弃,这样的功夫达到纯熟而转深,再勇猛精进,便可以最终使一切人为的妄念消除,生出妙智妙慧,达于涅槃彼岸。
[
6]“照见五蕴皆空是光明照耀、圆照、般若观照,所到处是全方位的,不偏狭、无局限。即亲自证知、体会、感知、发觉。五蕴是梵文Pancaskandha的意译,也称为五众五阴是能遮蔽真性的意思。五蕴即指与色、受、想、行、识相关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者。的意思是指蕴藉、集中、积聚。指有形有相的事物,对于人的感觉来说,形质之色包括了地、水、火、风等四大,一切有坚湿暖动性质的东西。人的身体称为色身。凡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以及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都属色法,因为是有形色、质碍之物。作为领纳、感受、接纳、接受之意,即领略感受的种种境界,是五个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是思想、想像,是想心所,由六根感触种种境界,心中思想种种相貌形状,这叫想蕴即行为、活动、造作,是思心所。即了别、认识、识别、辨认,是八识心王,指对所感觉的对象分别所起的认识作用。
色、心二法,皆是因缘所生,也即各种条件和合而有,并无自性,所谓缘生性空,故曰五蕴皆空。五蕴之性虽空,但体即真空,譬如波相虽幻,但体即是水,水与波是不一不异。这里的照见如渡船,五蕴如大海,皆空如彼岸。即依此般若渡船,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照见五蕴皆空。如果照见五蕴皆空,那么自性大光明宝藏,便可以全都体现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修习了般若法门,功夫深久,生出了妙智妙慧,于黑暗中也有光明照耀,因则能够洞见一切诸法均为不实在,均为虚假。懂得了众生的五蕴对于菩萨的真心而言,都是有所掩盖障蔽,致使昏昧不明。菩萨依实相般若之体,起甚深观照般若之用时,证知五蕴身心等一切诸相,无不是运动变化的,幻生幻灭,其性本空。实相之体犹如镜体,五蕴诸法正如尘垢,般若妙智正像镜光,观照功夫则如磨镜,镜体本具光明,虽为尘垢所障蔽,光明不失,若用功磨擦,自然垢尽明生。《楞严经》所谓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
7]“度一切苦厄苦厄就是身心痛苦不安,包括逼恼身心的一切苦恼、烦恼、痛苦、灾厄、危险。苦厄起于生死,生死因结聚五蕴而有,因之不能返观五蕴的虚假不真。由于认识有此前提的错乱,难免受到痛苦烦恼。痛苦烦恼不得清醒的认识,不免要起惑造业,结果便陷入了更深的魔道,因而轮回生死,永无尽头。现世执有五蕴,未来招致生死苦厄。如果能够了达此理,连五蕴都是虚假幻化的妄想,扫除一切魔缘,自然心中清净,生出智慧,也就可以度脱一切苦厄。这便是修行般若法所要达到的境界。
般若不开,苦厄未除,不能叫。苦厄归根于心,度心只有仗甚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心便得解脱自在。凡夫不明苦厄的根源,不知五蕴的实质,更不知慧照的妙用,所以长劫沉沦于烦恼此岸。若能洞察事事物物一切诸法,自性本空,就能破除我、法二种执著,不被见思、尘沙、无明种种粗细烦恼所缠缚,而能解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出离世间、出世间的一切苦厄,所以说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即舍利弗,梵语Shariputra(舍利弗怛罗)的音译略称。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其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解佛法,被称为智慧第一。此处称呼他的名字,因般若法门是大乘的真空妙理,最深最上,非具足大智大慧者不能享用。舍利弗是智慧的象征,故佛在此称呼他,意在告示: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非有深心智慧者而不能得其门而入。当大弟子舍利弗向观世音菩萨请问般若法门时,菩萨便以亲身所证答之。
[
8]“色不异空即形色、色身等一切可见的不可见的存在之物,也可以说就是前面说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质碍的东西,简言之,一切物质形态。指虚空、真空、虚无。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或者说色灭为空。不能说除掉了世间一切事物就可以达到空,因为并不是空无所有,不是虚无。是实相、实然之相、实然本体,也是一种存在。是绝对的相对性,而相对性是世界的真相,是其依止。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具有相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不依止于相对性;离却相对,也就是离却了,事物就会堕入虚无,堕入真正的无根无据、无着落。正是从此意义上,才说空即是色,其意思是说:本来就是不可以分析为二的。色身借四大和合而成,自体就是空,本来就含有相对性。不仅如此,世间的什么事物又不是假借因缘而成的呢?就其相对性、依赖性而言,本来就是假、就是幻。只是因为凡夫迷昧真性,以假为实,执色身为我所有,于是起惑造业,违背真心,贪恋物质利养,以为自己的一切可以安享百年而不坏, 殊不知人生犹如风中的烛,犹如深秋枯树上的一片叶,不定何时就会熄灭,何时就会飘落, 哪里能够自恃呢?由四大所成的身体,不过是假缘暂住,给人一种虚幻的实在性而已。
色不异空就是说万法因缘所生,其性本空。空不异色就是说,其性虽空,而不碍因缘和合,生起万法。故曰不异不异就是无差别、无二相的意思,也就是不离,说明并非离色别有空,离空别有色。又进一步说明,色与空不是二法,现象与本质不二。譬如水与波不二,同是一性。又如镜与影的关系,所现的影,就是能现的镜。空是自性本具的真空,色是自性本具的妙色。《楞严经》所谓色身、虚空、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
9]“空不异色:真空与形色,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样说呢?以色执著为实有的,固然不应该,而将空执著为虚无的,同样也背离了佛的本意。那怕凡夫的五蕴之身, 也是业力所成,也是由于过去世的业力习气,熏染凝集而成。从因缘的角度看,它不是无端呈现的。人生的内在依据,便是佛所教诲的缘生之法院。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处于前后无际的因果系列当中。一切色质,均是因缘凑合而成。这因缘凑合,就是相对性,就是空性。因此才说空不异色,乃是要强调世间因果的实在性、物质性,是说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难以改变。简言之,身由业力所造,业力由妄心所造,人若造业便会感受人生的苦果,以致受身出世而偿还果报的苦恼,今生受过去世的业报,未来世感受现世的苦果。三世之中,轮回流转,周而复始,除非修善根而超越,否则不会有了结之时。外道中人因为不了正因至理, 远离妙智妙慧,错认为色若灭了便是空,落于顽空,认为人若死后,清气归天、浊气归地, 一灵真性归于太虚空,于是追求清心寡欲,一味修持苦行;还有的人坚持断灭空的见解,认为人生既然终归是五蕴分离,便没有现世的道德可言,也没有未来的解脱可言,因而进一步胡作非为,结果种下恶因,将来自己遭受恶果。
 [
10]“色即是空:此处菩萨又反复申述色性本空之义,真空即是色的本质。空性并不是兀突突的空,它是要落实在色的相对性中间。色也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荒谬的世间事物, 它们自身就包含了作为世界本质的真性,也即是空性。没有空,也就没有安立色的去处。诸佛菩萨,在时说空,有时说色说有,这是因为在一切诸法当中,色与空是相互通达的圆融而同一的。就空性至极言,世间无一色不空;就空性也要发用流行言,无有一色不显真性。空与色是两极,但又是包含着对方的两极。世间无一物不空,世间也无一物不有。修佛之人,关键是不要执迷于任何一个侧面,不要偏于任何一极,既不执于空相,也不执于色相。究之,这种物质之色、实,先天性地就包含着不稳定、包含着无常、短命,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句既是佛祖广释般若法真谛的开端,更是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的要义。
色不异空等四句,也正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佛教哲理上的反映。据文献报导,在现代科学领域里,已以实验表明微观粒子不仅具有颗粒性,并具有波动性(如无线电波)。正像有些科学家所指出,所谓颗粒只是场强较高的空间,其中并无一物,这不是色即是空吗?在宏观世界里,已以实验证明空生万法的论点。如天文编号为M八七无线电波星云旋系,能从非物质的无线电波区喷出长达一万光年的光炬,其中是高速高能电子,这种从非物质之中,也即从虚空之中,能射出物质,这不是空即是色吗?
正如《老子》有无相生的道理,《心经》关于色、空问题的精辟理论,正由科学实验不断证实。但这些仅是从物质世界方面,说明缘起性空、变幻无穷的情况,藉此作为比喻。实际上,《心经》所说的涵义,则是大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所彻证的、超逻辑的。《楞严经》说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色空不二、性相圆融,是圆觉境界。
[
11]“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当中,色蕴为首,色蕴如果能够安立到本性,是空又因空而相对的立场上,则其它的四者,,也就不难理解,其一方面因缘而有,因空性而生;另一方面,也就因缘而无,也就是因缘相对而不可依恃,从而归为空。总而言之,一切形色之有,无不是假,因为它们要依缘才能存在;又无不是真、存在,因为它们无不包含着那绝对的相对性。
不但真空自性与物质不二,而且,种种心念也是不二的,所以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有形之相与无形之相,都与自性无二、无别。影虽多种,同为实相。总之,觉性如宝珠,五蕴如珠体所现的五色。这就说明了色空不二、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辨证道理,乃是宇宙间事事物物的真理和实相。我们在观心、看念时,寂寂无念,即真空;了了常知,即妙有。若能于此处悟入,便能彻悟空有不二、性相不二、体用不二、寂照不二,逐步证入理事无碍、事事圆融的法界了。
[
12]“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菩萨又告诉舍利子,此五蕴诸法的真空实相,亦即本觉理体,是本来无生,故亦无灭;本来不垢,故亦不净;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此六字,正显示人人本具的绝对心体。此心体离一切虚妄对待诸法——人我、是非、顺逆、得失、美丑、憎爱,如此,分别既息,则无分别之妙智,昭然现前,非空非有,无实无虚,法尔如是,是法平等,所以叫本觉,或本体。
诸法指世间一切法,亦即天地间的一切事事物物。此处指五蕴诸法,即因五蕴而生的一切相对而有者。空相真空实相。人的真心,本来是常住不动的,只因五蕴集聚心中,生出私欲遮蔽真性,才会有种种执著,才会妄执外境为有,才会视所见、所闻、所嗅、所触为真,才会以五蕴为实有。只有般若慧才能如同利剑断除诸多迷惑,只有在缘起性空的立场上。才能把握空相,也才能理解实相。
不生不灭:五蕴真空,便无法可生,若法不生,自无可灭。一旦明了般若妙法,无妄想心,就不会有生有灭,也就无需乎求离苦,也就没有度脱苦厄一说了。
不垢不净,污垢与清净本来是两相对立而存在的。凡夫未破烦恼,未除贪嗔,生出了我执与法执的偏见,这就是垢秽。二乘修习者已断烦恼,无离贪嗔,能证人空,名为清净;凡夫染于有漏的恶缘,名为垢。圣人熏修无漏的善缘,名为净。然而垢净只有其名,究其本体言,根本无所谓垢与净,所存在的只是空而已,只是一个概念罢了。空是既不可谓净,也不可谓垢的。凡夫若一念头不觉,生出妄心便是垢;圣人了达空性实相,不受拘于五蕴,不受诸法色相影响,则是净。从诸法的本然之相上说,垢也没有,净也没有,这叫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世人的本来心量,如大海一样宽广博大,含容万物,蕴育万机,但只有圣人才能把本来的心显示出来,不为事事物物所遮掩。本有的心量并非修行而有,而是修行而显,所以说心量不会因为觉悟而增另加一分,也不会因为迷妄而减去一分。凡夫似乎心量狭小,但那只是因为五蕴蔽障,六尘牵缠束缚,不能修行观照,所以才会有真心隐没不显。 无论凡夫,无论圣人,佛性本有,真心俱在,人为地增一分或减一分都是不可能的。生灭、垢净、增减,都是从生的情见妄自分别所致,这也是一种苦厄。所以佛在此教诫,只有了达心性本来是空,一切善恶凡圣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其体性原本寂然,没有任何分别与考量的必要。
我们如能时时返照这本来不生不灭的自性,便知现前念念生灭的,无不是空华幻象,因而不取不舍,自然随顺法性,归于空寂。而念佛之人,执持一句名号,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声相依,明明历历,念念转化习气惑业,而达到一心不乱,这正是经由文字般若而达到观照般若,继而达到实相般若的大道。所以,般若与净土二门,毕竟不曾分家。
[
13]“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真空实相中的五蕴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虚妄而生,不可以用生灭垢净的认识与心态去追求。彻底了悟真空实相的圣人,连因缘本身也视为空,其中自然没有挂碍之色法,没有受想行识诸蕴的心法。只有勘破般若甚深法,才能无幽不洞,无暗不除。佛祖告诫说,修般若慧的人,要时时观照,不可迷于色心二者。从根本的究极的角度来看,一切存在的根本相是空,是相对、是依赖、是概念。任何认识也并非磐石不可动摇,色心二法都因为空性而丧失一切实在。
[
14]“无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称六根,梵文为Sadindriya,也称为六情内六入六根界是能生的意思。六根能够摄取相应的六境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生长出相应的六识,亦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染污的意思,能染污真性。六根六尘十二处十二入即方所,就是说根在内、尘在外,眼对色、耳对声,各有一定方所、入向。是说根尘互相涉入。
六根有着向外的取著倾向,众生由于外务,所以易于不知所归,因而真性蒙蔽,起惑造业,丧失本有佛性。六境六根作用时不可少的境界,即眼能视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有所触、意有所思所念。总之,六境包含了一切可认知的对象。六境有引诱众生心思向外的可能,即说它们易于蒙蔽众生本有的真心,由于有这种污染性,所以又称为六尘外六入,因而六境又叫六尘六根六尘的相互作用,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因而生六识。于是,众生生出了种种虚妄分别心,造作种种业因,感受种种果报。佛告舍利弗说,六根”“六尘都是由真空实相上幻化出来的虚妄法,本来并非实有, 如果能够了解此理,虽有六根仍需要对待诸尘,但可以不受诸尘所染。最终能够做到眼见色尘而平等一如,由不起分别而视天界地狱相等;耳闻声尘而不作分别,无论他人是毁是誉,终归不起欣喜心、沮丧心;鼻闻香尘而不作分别,能使厕室化作香殿;舌尝味尘而不拣择甘苦;身感触尘而无意于涩滑软硬,以至能够令刀箭化为天华;意触法尘,而不随逐诸法, 由不随虚假打转,心中自定,陶冶涵养,终归显出真心本性。
[
15]“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此处所说无非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识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是说各成界限。六根内界六尘为外界,六识中界六根六尘六识和合成十八界。此蕴、处、界三者,通常称为三科。主要为了破凡夫我执,根据对色、心所迷执的偏重,而有开合的不同。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其中:六根有认识功能;六尘作为认识对象;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重天。下面六重为欲界。所谓,指的是男女、饮食、睡眠三者。中间的十八重为色界,居于此界当中者已经离于三欲,但又保存了质碍色身,仍然离不开物质元素。是中众生,虽然有色欲等,但已经不必非有物质基础了。至于那上面的四层属于无色界。居于此界的众生则没有形色,他们已经修成了。较之此一境界更高的则是所谓涅槃。佛教认为涅槃境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指超出生死轮回世间,摆脱人生有限性和相对性。按照传统说法,因修道而超出三界的圣人,已经处于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获得了不受垢染,永远安乐的寂灭之体,即是涅槃
综之,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这里的乃至是举十八界的首和尾,将中间的各界省去了。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而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
16]“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简略之词,其内容即十二因缘,以前者为因,后者为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以叫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生,是佛教三世轮回中的基本理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共称十二支
无明,指痴暗的意思,为十二因缘中的一支。无明二者是过去因无明是过去世的无始烦恼;是依烦恼所作的行业。名色六入这五者是现在果是受胎的业识;名色是在胎中尚未成形,识心叫,胚胎叫六入即有了六根,就将出胎;是二三岁时,不识苦乐,而能接触外境;是六七岁时,能感受苦乐。这三者是现在因是十四五岁时,生起强盛爱欲;是到处求取;是有种种新业。老死这二者是未来果是随业受生;老死是有生必有死。所以,这十二因缘,包含著三世因果的道理,总不离惑、业、苦三道。凡夫是顺生死流,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识,顺次相缘,以至老死,是流转门。缘觉从十二因缘悟道,知生死根本在无明,故首先灭去它。就是尽的意思,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老死亦灭,便是还灭门。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二门,了脱生死,而证辟支佛果,辟支译为缘觉或独觉。
无无明无老死,是空去流转门,就是空生死,亦即我空;亦无无明尽亦无老死尽是空去还灭门,就是空涅槃,亦即法空。又经文说了许多字,是自性空、无所得之意,如果作有无之无解,便成断灭了。
据《俱舍论》卷九说,十二支的关系是:其一无明缘行谓诸愚夫于缘生法不知唯行,由于不懂得佛教缘生法,所以起惑造业。其二行缘识由引业力,识相续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凭附中有,驰赴所生结生有身。前支的思想行为,作为引导力量,使识凭附中有,而向与其相应的投生处转生。其三识缘名色于此趣中有名色生此趣指六趣中的诸趣,善恶一共六道。此亦即结生一刹那之有身,谓此有身于母胎中之心(名)、身(色)得到发育。其四名色缘六入如是名色渐至成熟时,具眼等根,说为六处,即胎儿由心身之混沌状态发育至有认识器官的分工。其五六入缘触次与境合便有识生,三和故有顺乐等触六入或六处与外境相合而生识,称为三和,触觉由此发生,此相当于幼儿的阶段。其六触缘受依此便生乐等之受,由有触觉便生苦乐及不苦不乐等受,此相当于所谓童年阶段。其七受缘爱从此三受,引受三受,由有感受引生贪爱。三爱指对世俗世界的执爱,这相当于所谓青年阶段。其七爱缘取从欣受爱,起欲等取,由有贪爱便生出狂热的对世俗种种享受的追求,此相当于成年阶段。其九取缘有由取为缘,积聚种种招后有业,说名为有,由贪爱执取等思想行为,必然招致后世果报,就此能招后世果报言,这些思想行为总称为。其十有缘生有为缘故,识相续流,趣未来生,由产生后世之果报的思想行为,必然导致来世之再生。其生缘老死以生为缘,便有老死
此十二支为一个总的因果循环链条,每两支间顺序成为一对因果关系,而配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又可以概括为两重因果。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称三世两重因果。佛教认为,任一有情生命个体,在未来得到解脱之前,均依此因果链条的力量在三世六趣中间流转,永无终时。
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不平等现状,也都可以从这一因果系列得到根源性的说明。总之,十二因缘中的各个环节,是互为因果的,人类之所以陷于悲剧,人类的痛苦所以没有终了之时,都由于它的束缚。缘觉罗汉悟得生死转回的苦趣,能够逆观老死苦的境界以生为因,生以有为因,有以取为因,取以爱为因,爱以受为因,受以触为因,触以六入为因,六入以名色为因,名色以识为因,识以行为因,行以无明为因,而无明以真空妙性为体,本来是虚妄。若能返妄归真,返本还灭,便无明灭;由无明灭,便有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都随之而灭。这是缘觉罗汉修行观照的境界,叫做还灭门。缘觉罗汉认为十二因缘为实有,便用功去消灭它;而大乘菩萨以般若妙慧观照这一境界,以为其未必是实在之体,应视同大虚空一般,因此说到底,凡夫流转于十二因缘中也属一种假说,从根本上看,仍是虚妄。只要达到了悟真实,扫除一切执著,把握缘起性空的谛义,也就空除了十二因缘。这才是大乘法门,达此境界,也便不再追求一己之私的解脱,不至于在个人的道德完善上下功夫,不会只追求了悟生死。因此才会悲心大振,无意于摆脱个人的十二因缘桎梏,而是投入世间,上行下化,不度空地狱,誓不成佛。
[
17]“无苦集灭道:苦、集、灭、道,指四谛道理、四种真理,也称四谛法门为真理之意。苦谛是人对于社会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指生死果报,有三苦、四苦、八苦等的说法,简言之,大凡世间上一切烦恼和身心不安的事,都可以叫做苦。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的痛苦的原因,是招惹一切苦恼。世人所以有苦恼,都因为倾向于以我相为基础和出发点,因有我相,故执著我有与我所有的妄想,一切争夺欺诈、穷奢极欲无不因之而起,也无不因之而导致更大的痛苦。世间的快乐,说到底也仍是苦,正所谓乐是苦因
生死苦果,是由惑、业集合而生,所以说苦集;寂灭乐果,是由修道断惑所得,所以说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知便应断,慕便应修。小乘弟子闻佛声教,悟四谛理,断见思惑,简单说来,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与疑,都叫见惑;贪、嗔、痴、慢都叫思惑。出三界分段生死,即阿罗汉,意为杀贼、应供、不生。众生因贪欲而造罪,招集众多苦报,所以二谛是世间法,又是有漏因果是苦因,是集果。明白了这种烦恼业因的来源,自然就会思量厌离苦恼,并因此而行动起来,修善止恶,断灭的苦因。至于二谛,是出世间法,又叫无漏因果。灭谛指断灭产生世间诸苦的一切原因。者,灭有为还于无为,也就是涅槃,亦即靠修行而达于最终的寂静。道谛是指脱离的世间因果关系,超入无苦有常、无我清净的理论说教和修行方法。能通的意思,简言之,它包括了戒、定、慧三无漏学及所谓三十七道品。人有造罪的业因,所以一定会招来苦果,自作自受。罪业只能自己为自己消灭,这是灭谛;要消灭罪业,只有依据一定的方法,此为道谛道谛为正道修习法门。这个法门又可以简单地说成:知苦、断集、修道、证灭。
 [
18]“无智亦无得般若解,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为能求的心;为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佛果有四种:一缘觉、二声闻、三菩萨、四佛。二乘菩萨修行六度法门,上求法于诸佛,下普化众生,自己修行得利益,又以利益泽润他人。所以能如此,都因为以智慧为第一。有智慧,也便能够彻上彻下,自己得真空大智,又能教益众生,使除惑生慧。在凡夫看来,入了菩萨阶次,功行很大,智慧非凡,已经很了不得;但在菩萨本人看来,这不过是还了本来面目,并没有什么智慧可言。其实,什么也没有证得,不过是回归本性而已。因为真心本来空寂,在般若真体当中,一念圆融,本来没有修习的事,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证得。所以不见有知的大智,也就没有所证的果德,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经不是真空。知而无知,才是真知;得而无得,才是真得。所以归结为无智亦无得,换言之,人人皆有本觉真心,智慧本然,不假修行。只要不起妄念,不作分别,无比较、无计较,也就复了本性和真心,就能返观自性本空,除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智慧之障。障碍一除,本心显露,一切世间的空性、真如性,了了分明。
今菩萨以般若观照,证得一切皆空。在真空实相中,不但凡夫所执之蕴、触、界,皆不可得,即缘觉所观的十二因缘法,声闻所观的四谛法,亦皆不可得;乃至菩萨六度万行,其能证的智慧与所得的理体,亦皆说无,即都不可执著,都归于空。若执著有智有得,仍不离法执、法见,仍有挂碍而非究竟。所以《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应住著于一切法,而生清净心。总之,自凡夫以至菩萨,自五蕴以及智与得,都不可取著,因诸法本空,无所得故。这正说明,此经是大乘法门,不仅破凡夫我执之病,并破二乘法执之病,乃至无智亦无得。修行到这一境界,寂照现前,了知本无生死可断,亦无涅槃可证,我法二空,一切无著,便证入大自在之境了。
[
19]“菩提萨埵,全称为菩提萨埵摩诃萨,意为大菩萨,梵文作Mahabodhisattva,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意为萨埵的略音。萨埵意为有情众生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使得度脱生死的菩萨。《大智度论》说,此种人心能为大事,心能度大众、智能悟大理、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能修难修、能舍难舍、能忍难忍;经三大阿僧祇劫而行愿不退;惟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求目标,这是区别于二乘菩萨的。
依般若波罗蜜多,作依靠、根据讲;大菩萨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罗蜜多是可依之法,解脱智慧从所依持的修行法门中生出。
[
20]“心无挂碍即牵挂,即妨碍,意谓由于物欲牵挂、束缚、妨碍,所以不得自在。无有恐怖,即没有惊恐怖畏的意思。心中有惊慌,当然不得安乐。颠倒,即不平顺、不安定、倒悬之苦;梦想,是不符合真实的妄想、欲望、错乱之想。挂碍为因,恐怖为果;颠倒为因,梦想为果。
菩萨依靠般若觉照,诸法空净,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惑业究竟净尽,功德究竟圆满,名究竟涅槃。这是菩萨证涅槃断德,断尽一切妄惑。究竟涅槃,即最终真的实现、达到涅槃这一最高而理想的境界。涅槃为音译,梵文名Nirvana,意译为灭度、寂灭、解脱、超脱,也译为圆寂。者,灭生死因果之义。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是灭即度。寂灭者,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者,生死之大患灭;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僧肇之《涅槃无名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秦言无为,亦名度。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流四度涅槃又分为有馀涅槃无馀涅槃两种:有馀涅槃生死惑业已尽,但有漏身所依之苦果尚存;相对之无馀涅槃谓更灭依身之苦果而无所馀也。《大智度论》说:涅槃是第一法、无上法,是有两种:一有馀涅槃;二无馀涅槃。爱等诸烦断,是有馀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馀涅槃。就大乘而论,变易生死的因如果得以断除,则为有馀涅槃;变易生死的果如果得以断除,则为无馀涅槃。
究竟涅槃是大灭度。,是谓其法身清净圆满,普遍显现于一切方所。由其无处不存,所以为大法身是解脱,摆脱世间一切事物的妨碍,心中没有欲念,故谓之灭度,也即是般若,为六度之一,即照破众生长夜痴暗的智慧光明。菩萨依照般若法门修行,观照真实,最终达到人空、法空、空空,三障尽除。人空则境空,境因心有,境依人而立,人尚不得,何来依人之境?勉强地说,无人之境本来寂寥,荡然无存,仍然是空;从法空一面说,观境自然不见境,境不妨碍妙智;观心也不见心,惑不碍心,于是心境两空,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滞碍,也就不致生出惊恐。没有死的怖畏,既已断尽恶因缘,心便常定不乱,远离七颠八倒、昏烦扰乱和幻妄,得解脱、得通达,证常乐我净,得究竟涅槃
[
21]“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者,此处含有十方三世的意思。这一佛教用语,大致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一切时间和空间,这也就是佛教所看待的时空宇宙。十方,谓东、南、西、北四方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方,再有上方和下方,一共十方。三世,有迁流、有为之义。用于因果轮回,它也指个体一生的存在时间。即: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现世、现生、中际)、未来(来世、来生、后际)的总称。《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云:沙门瞿昙恒说三世。云何为三?所谓过去、现在、将来。又云:云何过去世?若法生已灭,是名过去世。云何未来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来世。云何现在世?若法生已未灭,是名现在世。
,即佛陀,意为觉、妙觉、觉悟,这是出世的圣人的极果。有三种意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按佛教的说法,凡夫所缺的是全部三种意义;而三乘菩萨所缺的是后两项,只有佛才能做到三项具足。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sambodhi的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是圆极佛果、自在菩提。无上,指果超九界、至高无上,无人可凌其上;者,不偏不邪之义。生佛同具、十法界同为一体、不偏叫正,谓之。不同于凡夫外道的见解,遍知一切,称正觉正觉,就是佛智,或称作一切种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菩萨虽了然心性平等,自利利他,但尚未圆证究极之果,尚有正等正觉需待努力;二乘超凡入圣,明心见性,但不能明了一切众生心性平等,故犹只能自利,而不能觉他,只是正觉而已;外道心外取法,修诸多苦行,却不明心性为何物,所以是邪见;凡夫众生,虽有本觉真心,但妄念未除,故称不觉。只有佛陀三智圆明,五眼洞照,始觉与本觉合而为一,能转生死为涅槃,化烦恼为菩提。总之,诸佛也是依赖般若法才得到菩提智果的。
[
22]“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此一段极赞般若法力、功能。故知二字总结前面说的般若功用,引起后面所说的般若利益。是证知,有亲见实相之妙。正因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从此自性所出,能够了脱生死苦恼,驱除烦恼魔障,所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也叫总持,梵文为Dharani,音译为陀罗尼,意思是有力量的语言能成就除恶生善的事实
佛教认为,不断地念咒,就会受到这语言的教育,便是一种引导、修养、熏习,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教化。这里说佛陀以慈悲心说显密法,以法味熏习一切众生,愿他们如同佛一样也得正觉,在潜移默化中超凡入圣。另一方面,又因其甚深般若的道理难以显明说尽,惟有密证密咒一途,所以称作,以表达此真空实相。是神妙莫测,所以叫神;般若无所不包,所以叫大明咒,谓其无所不照,能破长夜痴暗,照彻一切皆空,无所遮蔽,如同日光照世。无上咒,是指无可比拟,世间与出世间无有一处超过此法门,若依此法门修行,便能证得无上的最高佛果。无等等咒,是说无与伦比,又毕竟平等,虽然说没有一法能与般若相等,但般若法毕竟是佛的修行心要,是圣中之圣,依此修行是立竿见影的途径。
修般若法,能破色法心法,无牵无挂,不但明心见性,还可以径由此途证得佛果,尽除一切众生所受的苦厄灾难,真正有利于众生。总之,般若观照是大法门,是诸佛之母,若能当下回光返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无住而生净心,离相而证实相,自可度一切苦厄,得真实受用。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二句,是说以智慧觉照,能转化、灭除一切惑、业、苦果,是真实不虚的,这与前面开始的度一切苦厄前后呼应。
[
23]“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此为梵文咒语。本经前面,从观自在菩萨始,至真实不虚,为显说般若;最后的这段咒语,则为密说般若。佛法本来分为两种:显明者如佛经,借世俗文字语言传达道理,示现于人,导人修持而得利益;秘密法则比如含有咒语的这样修为方法,显示了佛法的本质,即真理真义的微妙与玄奥,有不可说的内涵,有难以用现实语言传达的东西。佛只是为了众生利益,才不得不立言、讲经、说法,至于背后的那神妙不可说的秘密,只有借咒语来传达。被认为是佛菩萨的真言密语,所以一向不翻,如果至心持诵,便能灭罪生福,速成佛道。言外之意,有数存焉。秘密法门之一的陀罗尼,凡夫不能理解,也不便于翻译,只好念诵原音。只要默诵此密咒,就会在不觉不知的状态下,借助它进入一种超凡入圣的精神状态。所以说,此咒本身,即是般若。
按以往的说法,《心经》中全部要义,完全包括在这四句咒语中。念诵这四句咒,其效力等同于诵读此经。依法藏大师所说,此四句分别可以释为:揭谛者,此处为去、度之意,这也就是般若的本有功能,度众生于彼岸;重复揭谛二字,无非是自度度他的意思;波罗意为彼岸;波罗揭谛,意即度到所欲的彼岸;僧揭谛,意为总、普,因而波罗僧揭谛的意思便是普度自我及他人都到彼岸;菩提意为觉;娑婆诃是速疾之意。总体意思是:度啊度啊,度到彼岸,普度到彼岸,快点觉悟吧。


 

 

 

 



总共1页  1  
 上一篇: 信芳楼简介
 下一篇: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之“药师佛十二大愿”
  相关文章
·信芳楼简介
·《佛说八大人觉经》梳解
·《心经》梳解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之“药师佛十二大愿”
· 《信芳楼诗賸》
·朱耷作品考释与释文
·继往开来话科技
·关于文化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古今诗词名句荟萃
·美术常识
·用数字冠名的文艺大家
·林散之书法集自序
·《流行书风档案》(暂定名)
·资料卡片1
·分析评议阶段的个人总结
  图片推荐
《艺术沉思路》清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诗歌
推荐文章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崔自默画话《二十四节气》
·崔自默先生作品在北京瀚海2019春拍再创..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