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笔录(3)
信芳楼崔自默
学问深时意气平。高人不着相。有文化而貌似特别有文化,特别没文化而貌似有文化,都同样可笑。
∑(X1+X2+X3+……Xn)当n→∞时,其功效便可见出。无数的知识,累计起来,就接近学问、智慧;其间已经包含固定的见识和临机应变的各种情况,类似计算机程序的分支树,预计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并有针对措施。
“大象”是什么?无数盲人的无数偏见(“摸点”)叠加在一起,就是全部的知识。正常人有健康的双眼,有观点,但绝对不能同时站在所有角度来观看,不能圆照,所以即便相对概括也只能是偏见。
二分法不如三分法,三分法不是万分法,于是可知,二分法是根本,二分之一中继续分乃是三分。譬如一只西瓜,不可能等三分,二分之后继续分下去,就是三分、四分……
每天写,总会有枯竭的时候,所以,就更需要对日常之人情世故细心观察、揣摩,反复咀嚼、品味,便督促自己的思维细腻、深透、升华并归于朴实、平淡、真纯。
查找“自默”二字,得66条,选录若干佳句:
“不乐其名,处道自默,风韵高标,依于盛德”;(史部·别杂史,《唐代墓志汇编》)
“修德断当自默始,凡行有未至,不可徒说;即所行已至,又何待说,故善行为善言之证,不在说上”;(子部·杂类 ,《二曲集》)
“默是自默不言,是不待他人之言”;(子部·杂类,《榕村续语录》,清·李光地)
“寒夕聊危坐,幽怀自默存”;(集部·总集类,《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二)
“窃怀愚恳,不敢自默,谨条利害以闻”;(史部·正史类,《金史》,元·脱脱等)
“根深苗长,世载明德。文林大器,质非雕刻。学术钩深,风鉴诣极。代公耿光,乔元藻识。施不求报,退身自默”,“为君颂德,穆如清风。日月运安,江汉流东。不闭其文,永昭文雄”;(集部·总集类,《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二,清·董诰等)
“圣恩优假,训谕丁宁。迫以危诚,不能自默”;(集部·别集类,《欧阳修集》卷九十四·表奏书启四六集卷五,宋·欧阳修)
“此篇与著者数年前之论相反对,所谓我操我矛以伐我者也。今是昨非,不敢自默。其为思想之进步乎,抑退步乎?吾欲以读者思想之进退决之”;(集部·别集类,《梁启超集》文集之九,清·梁启超)
“杜注中师曰者,亦坡曰之类,但其间半伪半真,尤为淆乱惑人,此深可叹。然具眼者,自默识之耳”(集部·诗文评类,《沧浪诗话》,宋·严羽)(集部·诗文评类,《诗人玉屑》卷十一,宋·魏庆之)
“原夫不芒不昧,无失无得,宁在阳而必迁?曷处阴而自默?罔言成象,合庄叟之深衷;责影辨疑,异田巴之见惑。岂徒饰词比事?所以尊道贵德。增於物或有知其长短,察於人孰可分其白黑”;(集部·总集类,《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清·董诰等)
“盖天下不知道,圣贤不得不托于象;天下不知象,圣贤不得不详于言。于是始抉天地之秘以泄之,自文王已不能无言。而《易》有太极,孔子亦不能自默于韦编三绝之余矣”;(集部·别集类;《归有光集》卷三十一·震川别集之一,明·归有光)
“详至感慨,真所谓诲人不倦也。感佩无已。然弟茅塞之胸,终有未明,不能自默,非敢与长者辨难,如金溪之与建安也”;(集部·别集类,《黄梨洲诗文集》卷三,清·黄宗羲)
“既承诏颁行,学者颇谓所改未安。窃惟陛下欲以经术造成人材,而职业其事,在臣所见,小有未尽,义难自默,所有经置局改定诸篇,谨依圣旨具录新旧本进呈”;(集部·别集类;《王安石集》卷四十三,宋·王安石)
“虽竭其虑思,莫称万一,而无益圣朝,尤难自默也”;(集部·别集类;《陈子龙集》卷四十八(陈忠裕全集之三十,明·陈子龙)
“臣豫蒙顾待,自殊凡隶,苟有所怀,不敢自默”;(集部·总集类,《全宋文》卷二十八)
总共4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