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书法小识
文/崔自默
对学者书法的认识,大概要比理解他们的学问简单多了;书法在学者们的眼里,也许与一般人脑子里的概念是不大一样的。在此所说的“学者”,当然指一流的学者,而且,他要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感兴趣,最起码,能拿得起毛笔。书法,在今天已经空前地普及了,敢于称书法家甚或书法大师的人有的是,所以,倘若把一位大学者列入书法家行列,就已经是很俗的事了。
早在宋代,苏东坡就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东坡题跋》)信然,学者书法之所以名贵,就是因为其人的不同寻常、其学的深厚难测、其书的罕见和难得。上引东坡先生后面那句话,极为辨证,在此可否引申其意并作发问:学者书法就一定有学者气吗?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有谓:“境玄思淡”、“心密语澄”和“深文隐蔚,余味曲包”,倘若学者之书法中,真地涵溶了他的学问,则不是一般人可以轻易窥得其奥的;虽然说书法具有相对的平民性和大众化因素,但并非一味的通俗可解,实际上,书法作品客体与欣赏者主体之间,毕竟存在着不小的距离。可问题是,学者未必就能在其书中显露其学;其人有学,是其书有学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此间,有学问如何转化的问题,即如何表达出来的问题。要表达,需要才气,需要技巧,需要“功”与“性”两者的协调。严羽《沧浪诗话》云:“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说的是诗,但移诸书法,亦无不妥贴。譬如教授讲课,有学问未必就能说出来;没有太大学问的却可能说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
学者书法,区别于专业书家书法和画家书法等等,当然,学者也未尝不可兼备数艺,只是不以书法名世或为生为业罢了。有意思的是,假使一位学者欲与市场接轨,想当专业书家,那么随着他笔墨技巧的熟练,他会迷茫,他书法中的学问含量缘何冲淡了?说到“冲淡”,我忽然想起司空图《诗品》里面与此意完全不同的这两个字,但挪用于此来仿佛他那种“迷茫”状态,亦妙,云:“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1999年9月16日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