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经典
——与杨飞云的对话
文/崔自默
面对杨飞云的作品,我总是感到其中的清丽、悠远、凝练和安逸。他倾慕古典,追求经典,刻苦地实践着,每天都要坐下来创作和读书。在交谈当中,我发现,他对文化艺术和审美理想的思考,更是深透的、贯通的。
崔:优秀的艺术品,总是出于优秀的艺术家之手。在谈论艺术问题时,很多人往往犯一个毛病,就是过分地突出“个性”二字,忽略了美的共通性,忽视了艺术品的经典价值。甚至有些人玄虚起来,就把哲学名词也拉扯上,什么主义、思想、意识等概念一大堆。我认为,绘画作品的美,应该用“画”本身来说明问题,无须用过多的“话”——语言来解释它。
杨:我同意你的看法。美,是一个大概念。古希腊的美,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鲜活的,不是僵死的,不是一堆概念式的空壳,这样的艺术品才称得上“经典”。
崔:把“美术”和“艺术”混淆,是当代文艺批评理论中的一个过失。“美术”,重点还着眼在“美”的本身;一旦说“艺术”,尤其现在,就十分地宽泛化了,任何东西和任何事情,都算艺术,就滑稽了。
杨:很多理论家谈问题,喜欢绕圈子,其实说的还是那个东西,反而弄得更糊涂了,也没有把美的精神力量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崔:逻辑混乱,是很多文艺家的通病。艺术与科学,虽然是相离悬远的两个概念,但是,在最高层面上它们是统一的、和谐的,所以,在研究和讨论艺术问题时,不能没有科学的方法、态度和素质。光听着热闹,经不住分析,没意思。知之容易,行之难啊,否则,就都是大师了。
杨:大师总是能在生活中体验美的精髓,这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段,所依靠的是修养。大师的经典作品,其深刻的背后的内涵能让人体会,而它的表现的生活的一面,也能让人懂。
崔:这就是一种理性、一种逻辑。美,具有精确性,这一点类似于科学。增之一分则肥,减之一分则瘦,正合度,合乎美的共同法则和规律,就美。就能打动人。
杨:事实上,在自然界,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当中,到处都存在着美,问题是,你如何去敏锐地发现它,如何去妥善地表现它。苏东坡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寓妙理于豪放之外”,真妙。 太拘谨就僵化,太激进又出了圈,用自己的的手法,传达自己的情绪,使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感性与理性同在,形神兼得,很不容易做到。
崔:艺术家也是一种职业,本来就有高低之分,所以没有理由要求每一个艺术家都出类拔萃,都够大师的水准。
杨:我去法国卢浮宫三次,三次感受都不同。第一次主要是为了研究西画的有关问题。第二次则去体会它的内涵,面对那些作品,去和它们交流。第三次去的时候,就不只是关注作品本身,而是想更多地了解这些经典艺术品的创造者们。比如《蒙娜丽莎》等杰作,让人总能从中感到更新更美的内容,那不是一些简单的不变的东西;而后再了解它们的作者,比如达芬奇,原来是那么的伟大,那么多才多艺,他还是一个科学家,有那么多发明。
崔:经典的作品,画的内容虽然是过去的我们不熟悉的场景,但其中透露出的真、善和美,却是永恒的,可以真的打动人心的东西。
杨:再有,就是经典作品的技法,也是精湛的,高超的,经典的。技法是基础,没有它,不管你想的如何好,也还是不能实现。不过,值得思索的一个问题是,经典作品的美的内核,却又是建立在高明的技法之上而又超脱于技法之外的;比如,有许多画家有一流的技巧,但只画出三流的作品,而有的画家,用三流的技巧却能创造出一流的艺术品。
总共2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