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崔自默美学笔记 > 正文 站内搜索: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崔自默美学笔记》(96)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1月2日 16:5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4234次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崔自默美学笔记》(96)

 

[主题词]相对  模糊  耐心  适应  人才  标准

登泰山时,在孔子庙的大殿抬头见有“因高喻大”四字。“高”字当然指泰山。遥想夫子当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眼界何其远大,胸襟何其通透。“大”字可以是指山之大、天下之大、心怀寄托之大。孔夫子被称作“大成至圣先师”,那么这个“大”字是指大师之大。“大”字之意大矣哉!

“登高喻大;敢后能先。”——于是,我作了这样一个四言联。

“敢为天下先”,凭借的不是卤莽精神,而是“当仁不让”,其勇敢乃是以仁义为依托。沮丧委琐之人,行为表现往往极其凶蛮,其实胆子却是小的,所以才“先下手为强”,以罪刑为结局。“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老子提倡“后其身”,不仅仅是大气大方,也是依据留有余地、顺其自然、蓄势待发的实情。禅家说“退步原来是向前”,很智慧,后与前本来也就是相对的。不随波逐流,敢往后看、往前看,有战略眼光、科学发展观,最终能才可能“先”。

“前”(“先”)与“后”,既是空间概念,也是时间概念。再大的空间也是有限的,而时间总是无限的;敏感于时间概念,就有了历史观。

中国话中,往前就是往后,前面就是后面。“前”还是“后”,是相对的,都是以现在的我以基准,只是观察方向之分造成结论之别:此前也就是从前、以往、以前、过去,此后也就是未来、将来、后来、往后、以后。“前不见古人”、“前车之鉴”的“前”,与“前景无限”、“前面的日子还长着呢”的“前”,不一样。

古典文言之难、之妙、之可混淆视听、之模糊处理、之根据需要而解释、之莫须有、之主观处理,由此可见。

很多程序化的事情,其实并不难,你只要付出点耐心就行了。

有本事的人,可以在大海里刺激地冲浪;没本事的人,也可以在小池塘里散漫地逍遥。有大格局大气魄的人,往往脾气大、缺乏耐心。没本事的人,只剩下一个耐心,也可本分立身、丰衣足食。“耐心”,也是一种适应。

既要把火力用在前线,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开拓疆野,也要适时地打扫战场、收获果实。前线在浴血奋战,后方只能等消息,也没办法。都参与,是不可能的。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去了,新的来了。旧旧新新,去去来来。归于无尽,总是受累。乱而后治,破而后立,无英雄观、无圣人观、无知识观,由此而出。

《扬子法言·吾子卷第二》有句:“震風凌雨,然后知厦屋之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后知聖人之为郛郭也。”我不喜欢“虐政虐世”这样的句子,态度过于消极,而喜欢“处政处世”情况下圣人的积极作用。“虐”与“处”两字的繁体字形相近,所以才有了两个不同的版本。有意思的是,两种版本都能解释得通。

《扬子法言·修身卷第三》:“或曰:‘孔子之事多矣,不用,则亦勤且忧乎?’曰:‘圣人乐天知命,乐天则不勤,知命则不忧。’”如何理解这句话,也有不同的层次与观照,各取所需,自得其妙。“乐天则不勤”,不勤则无本事,虽勤未必能用。“知命则不忧”,怨天尤人、悲天悯人,自以为高明的救世主,也是无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光想拿钱不想干活,是常人之常情。人才,是为自己为理想而做事业。事情,不是事业。造就人才,就是转化观念,培养习惯,让他自己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乐此不疲,死而不悔。

人之交往,贵在实事,虚头八脑,究竟无用。本来有机会,绕来绕去,等来等去,“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客气和大方,每每无用,反而会把可能的买卖给吃黄了。说“下不为例”,其实已经没机会了。高人宽容,也很苛刻。世人皆迷,我亦迷。

勤奋即天才,幸福即智慧。情商高的人苦中作乐,没有感觉痛苦,就已经走向了成功。走老路,利鞋不利脑。有时,别人只是换了个说法,而你没有参悟出来罢了。相对是绝对的,绝对是相对的。

不行就不行,别耽误工夫。可是不用时间证明,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先行设订了标准,才谈得上是否超越。固难期一石激起千层浪,或可望在积累之中,忽然发生连锁反映。

坏人挣了钱也做好事,好人赔了钱也做坏事。好与坏,是相对的、变化的。知识具有相对性、阶段性、区域性、个别性,需要反复修正。

“法尔如是。”你只需要说出真理,说出客观现实;如此,反对你,就是反对他自己。

硬语盘空,强人所难。高人的作品,无法临摹,无法复制,自成体系。

好的演说,不给人热烈鼓掌的机会;它只让人锁紧眉头、扼腕长叹、扪心自问。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凡人怕过——《崔自默美学笔记》(102)
 下一篇: 上赶子不是买卖——《崔自默美学笔记》(97)
  相关文章
·凡人怕过——《崔自默美学笔记》(102)
·有屁股不愁打——《崔自默美学笔记》(101)
·其实,我不是那么想的——《崔自默美学笔记》(1)
·书非买不可读也——《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1)
·从右往右——《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1)
·大呼与小叫——《崔自默美学随笔》(2)
·扁鹊论画——《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2)
·君子动口不动手——《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2)
·“隔壁的人家现在在干什么?”——《崔自默美学笔记》(3)
·驴唇对马嘴——《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3)
·偷鸡不成反失把米——《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3)
·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崔自默美学笔记》(4)
·文字之死——《崔自默美学笔记》下编(4)
·货到地头死——《崔自默美学笔记》续编(4)
·昂贵的垃圾,就是钻石——《崔自默美学笔记》(5)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章草>(上)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