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3年8月1329牵牛图 
   
范曾先生的人物画中,注重童趣的作品占有相当的比例。所谓“复归于婴儿”者,正是这类作品的理想追求。 
在这张1991年的作品中,牧牛的童子与牛犊相依恋,一派田园风光,是范先生的典型构图。值得注意的是,范先生的绘画作品,构图是颇讲究的,注重空间布置,人物之间、人物与其他动物或者物件之间,有前后、上下、左右的穿插关系,在互相掩映参差之中,有了场景的真实感。中国画的高妙之处,虽是散点透视,虽是在二维平面之间造型,但一定要有空间的造境感,否则,总不能超脱一般笔墨的层次,实现气韵生动的追求。 
所谓“真境逼而神境生”,是中国画的要诀之一。范曾先生在造境上,显示出大师风范,在咫尺之间,把物体置放在一个开阔的空间之内,游刃有余,这当然与他的骨法用笔有直接的关系,而重要的也是一般读者注意不到的专业技巧,就是这造型本事。一般画家之所以拙劣,其表现之一就是不能在有限的纸幅之内造境,只停留在平面机械的摆布上。 
牛头可以画得很大,人也可以画得很悠闲,却正在看似不宽裕的面积内,把人与牛的空间关系处理得惟妙惟肖,询为非常手段。这在范曾先生其他代表作诸如《老子出关》、《后赤壁赋》等作品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总共67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