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 > 正文 站内搜索: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9月30日 16:14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23334次

 

第五章  一以贯之

                                                文/崔自默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1] —— 庄子

  

1.诗意的判断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2]

 

审美判断,是一个“沿波讨源”的过程;真正之“源”,乃作者之心。研究八大的画,最可信也最有说服力的东西,是读者面对他的画时的切身感受。我们要与八大同一心情,方能理解他和他的画,才不会因误解与偏见错过成为他知音的机会。

 

艺术史毕竟不是科学史,即便科学史,又怎样呢,不仍需要人性的判断么?

 

 

 

1.1  同情心

靠理论是制造不出大师来的。对于艺术实践而言,理论的指导意义是有限的,其价值大多表现为总结或解释,它“不富于生产力”[3]。我们的艺术理论不可谓不成熟、不完善,但无论如何也难以再制造出一个八大山人来。

 

道古人姓名别号,并非能事,况且历史去今久远,无人亲睹其本来面目。历史遗存下来的史料亦是纷纭其意、立论各有情况,未必可靠。新东西,不仅仅要靠材料的发掘,更要靠大学问的发觉,求诸己心,放出敏妙的眼光。

 

“没有第二个画家有他那样皭然不滓的清华笔墨,离开了这艺术语言,你的感受便失去了依据。”[4]讲“诗意的判断”,就是要求出乎情、入乎理:诗意,是情;判断,是理。

 

艺术家因艺而传,是其本份,但艺术家作为社会一员,他的艺术家身份对于他而言,在当时一定只是一部分,而绝不是全部;对于不属于艺术的那一部分,却往往被忽视,但是,正是那“不属于艺术”的一部分,比如社会地位、交游圈、时尚、市场价格、地域性等等,却实际上是真正左右其艺术成就和决定其社会地位、人生走向、将来命运的主要力量。在世界上,有一个被今天忽略了的“另类的历史”[5],揆诸整个人类历史,荣耀与罪孽,真是可笑可怕,不光是艺术家,还有商业家、科学家、宗教家等等,无不有着一个最隐秘的部分,但确是最真实的部分,不管你愿意相信与否。

 

判断能出情入理,便中肯贴切,便是事实真相,便是真知灼见。欲如此,只有设身处地、推心置腹,接近实况。吾人研史,惟其“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才敢说“真了解”[6]陈寅恪先生所揭橥的这种史料之阐释观,颇有意味,亦颇有道理。出言立论,倘不知人情世故,没有同情心而妄加指责、随意褒贬,终是隔阂肤浅之论。

 

“同情”,乃是理解之意,是与古人同一心情。有同情之心,便是有良知,是诚、敬、慎。诚其意、同其情、会其心、明其事,便可户牖纳约,莹然无疑,远胜乎假表面文章以揣度。“过去有二,一为绝对的,一为相对的”,“生而为人,不能脱离主观。如果历史有客观的意义,那个意义不是人类所能了解的”[7],所以没有绝对意义的“史”[8],所以辨析事实的修养和眼光是必需的了。

 

八大山人已经过去,“绝对”的八大山人,是不可知的;我们所能知的,只能是“相对”的八大山人。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我们在读陈鼎和邵长蘅所作的两篇《八大山人传》[9]时,才能既同情八大,又与他同一心情;如此,以八大之舌言八大之心,在相对中寻求绝对,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在浑然一体的过去与未来之间,“真了解”八大,发觉他的真实与永恒的意义。

 

无论艺术史学与艺术批评学,都应当同时包括“史”与“论”这两元素。批评学之发展,需有“史”之佐;艺术史学之研究,需要有“论”之助。有“史”无“论”,则虽有其事而乏其理;有“论”无“史”,则虽有其理而短其据,“论”亦往往主观因素大而衍生出很多新问题。“史”与“论”的结合,“史”“论” 互参,则知而有识、识而有见、见而有解,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有理有据,无疑是作艺术之学问时最受欢迎的方法。

 

史学研究注重“意义”、“目的”与“因果关系”[10],把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考虑进现实意义之中,把个人的独特的心理现象与社会的普遍的存在现象比较研究,如此,才有高度和深度。对于艺术史的研究当然也不例外,对于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对比研究极为重要,它使视觉意象“跨越时空”[11]

 

“研究历史可以发达人类的合群思想,明了群体与个人的关系”[12]。如何认识艺术,从艺术家身上着眼,研究个案的理论及实践,比起单纯地思维艺术这个抽象概念本身来,要有意义得多;也许,从中更可以透视出艺术及艺术活动的本质,以及社会中人性最深层的东西。八大山人的遗民情结、颠狂与隐逸心态、宗教观、审美观、艺术观等问题,都是这种“关系”研究的良材,这也许是我们继续而深入地研究八大山人的真正意图和意义所在,而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中国画史上最难得的研究对象。

  

1.2  “缘事而发”

自娱而娱人,八大山人的画作为审美对象,之所以能被普遍地被接受,就是照顾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两重性与普遍性。从特殊性之中把握普遍性,是艺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对于艺术史以及个人艺术行为的研究,其重大意义也在于此。“感于哀乐,缘事而发”[13],是中国文艺创作与文艺研究的基本思想,否则,为作而作,终是“小摆设”。

 

(崔自默/文)

总共37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上一篇: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目录
  相关文章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为道日损——跋
·《为道日损》序 ——范曾
·《为道日损》第二章 ——道心惟微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目录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摘要(中英文)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学术创新情况概要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一)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二)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三)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四)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五)
  图片推荐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