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恶治恶比以善治恶更有效,不管怎样,都是“治”。
有人写东西说了很多真话——当然,天下没有完全说真话的人。
八大山人的笔墨,通过熟练可以达到,但他的境界,是与他的人生阅历和独特感悟联系在一起的,非他本人莫办。
对于读书,有闲而没钱,或者有钱而没闲,都是同样的痛苦。
进书店既怕见到好书,又怕没有好书。
“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灯,而不是呵斥别人的鞭子。”“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餐桌上此言真堪参酌玩味。
不把自己当人,能把别人当人么?
不把艺术当艺术,而是把艺术当生命,则他人何可及之?
《论语》最后一段说“君子知命”,但是做到“人贵有自知之明”不容易,通俗一点说就是“要知道自己吃几碗饭”。不管读我《乙酉日记》的人觉得好还是不好,总是要感谢,只是担心太费人家的时间。我的这种干法明年一定就换了,时间太具体也觉得累。换作《丙戌随笔》,或许好些。
人的出息与否,正如幸福的概念,也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没有绝对的客观的标准来认定。自己努力自己收获,瓜豆自得,同时收获的感觉也是自己的心境和修养决定的,别人如何评说没用。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的眼光,不能代替你自己的心态。我不见得有出息,但我快乐,这就是出息。
有人对我与大师名人们的合影有异议,说是俗,我很赞同,但同时我还认为这是我寻求进步、好学的表现。我的真实的想法和经历是:我是在羡慕名和利的过程与氛围中进步的,也只有你主动亲近名和利,名和利才会反身亲近你;那些号称不羡慕名和利的人,我见的实在太多了,那是虚伪的表现,也是无能为力的表白,而且,说不羡慕名和利的人,比俗人还俗,他们什么事也做不成。各人的道路,都是自己的脚走的。
“追星”,就是有好奇心、有欲望、羡慕名利,下决心与他们看齐,是有上进心,再努力付诸行动,就有成功的可能。兴趣、欲望、机遇、挫折、能力、成功,等等都是命运的组成部分。
很多东西存在于时间过程里,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很多东西是命中注定的。
切点愈多,切入的机会才愈大,大家的交流如此。
挣钱与花钱,孰乐?挣钱的目的是于花钱。索取与奉献,孰乐?索取是无能,奉献是本事。
老鼠能跟大象比么?论个头当然不能,但论钻洞,大象能跟老鼠比么?
要承认没有什么可称作大事,还要承认大事与小事是相对的。
中国是市场型经济,美国是科技型经济。没有纯艺术,没有纯市场。
得到你帮助并不多的人,也许将来帮助你最大;得到你恩惠最大的人,也许将来离你远去。
人总是瞎忙乎一些对于他来说眼前有用的事情。
“比画家有文化,比学者会画画”,这样的好事如果换个角度说就是:“不如学者有文化,不如画家会画画”。
我写文章,应该力求对读者有用处,而着笔点,必须是实际的生活感悟,还必须从中透射出文化和艺术的含量。
成功的人,是真的按照正确的道路实际走下去的人。
很多东西不属于我们自己,我们能善于使用就足够了。
我只愿意知道我愿意知道的。我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所以就不知道很多事情.
好的策划的实现,关键是执行力。细节很重要,有时决定成败;但是光靠巷战是不能取胜的,好的战略思想是最后胜利的关键。
成本低而成功,才是精明;不能成功,都是不精明。
不要怕参与的人多,水大才能托得住大船,但水永远漫不过船。船长和舵手很重要,把握着前进的方向和行动的章法。
花鸟画传统之路,以为齐白石等人走到颠峰,而纯现代之路又不易为人认可。没有难度的画是我所不认可的,怎样表现难度是一个课题。
画艺不画技,按技是基础,否则无以表现思想、意境。
必须利用文化的深意和艺术的思想,来激活题材和画法。
读《埃舍尔魔镜》一书。荷兰画家埃舍尔,用版画的手法,利用平面构成学,依靠几何数学,设计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画理、画路,而且有相当的视觉审美力和心理感受力,的确非凡,可以借鉴。
别以为自己最重要,少了你就不行,累倒了你时就会发现其实地球少了谁都照转,按照你的意图行事也未必就最好。
过河拆桥,有人就是这种小人。他很聪明,他欺骗了你,让你为他付出很多。你是善良的人,即便他伤害了你,你也不会反过来伤害他。当初,是他敏锐地发现了你的可利用价值,于是抓紧机会向你靠拢,向你发起攻势,炫耀他的成就,而你则一时为他的甜言蜜语所打动,开始下决心要为他做点贡献。在他利用你之前和正在利用你的过程中,他会摇头摆尾,低三下四,表现出一幅很体面的形象。然而,一旦把你利用完了,他便开始疏远你;这时你得反过来追着他跟他继续交朋友,否则你的所有付出一定会付之东流。耐心而从容地等待了很久之后,你意识到让他来主动开口回报你已不大可能,于是你开口提醒他,这时,他会矢口否认他承诺的一切,转身不认账;如果你追着要他履行他的承诺,他会立即翻脸,挂掉电话。你很生气,但你还不能就此到处骂他;也许还没等到你这么做,他已经开始了骂你,他的大范围的恩将仇报,也许比你的小范围的朋友圈子里的唠叨更有杀伤力。如果以后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你最好不要骂他如何如何,因为那样还是在继续替他宣传;何况有很多人会觉得你们之间必定有很多故事说不清楚,不见得会相信你那么愚蠢,会无偿地为他做出那么多事情来。此时,你可以按住心头之火,微笑或者苦笑地摇摇头,以示不屑一谈;要么就干脆说不认识他,那也许才是对他的最大的蔑视和反击。不过,你还是找机会奉劝你周围的好朋友,要认清他的本性,不要让更多的朋友来上当。当然,你以前为他的奉献和为他脸上贴的金,都势必成为他炫耀的资本;他还会得便宜卖乖,说你是他的“粉丝”,当初是你慕名而来、求着他为他服务的。你担心他会利用他现有的“掠获”作诱饵,继续垂钓其他善良人;他不断扩大的战果将是他蒙骗更多人的条件,他是机会主义者,你无可奈何。于是,你得长记性、长经验,在要替人办事之前,就“先小人后君子”,跟人要讲好条件,把你的想法说清楚,如果他说你俗,你就认了。做俗人又怎样,总比做出很多后悔事来要好得多。
完了,才完美;没完,就不完美。
总共1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